走进不科学_第133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334节 (第2/2页)


    ??“喷柱现象……”

    ??“u(1)局域对称性的协变过程……”

    ??“自发破缺相……”

    ??30多页的论文盖尔曼看了足足有一个小时,方才意犹未尽的吐出一口浊气。

    ??看着有些神游物外的盖尔曼,古兹密特下意识与约翰对视了一眼,问道:

    ??“默里,你觉得这篇论文写的怎么样?”

    ??古兹密特的这句话像是一记重锤,瞬间将盖尔曼的心绪拉回了现实。

    ??咕噜——

    ??只见他重重咽了口唾沫,说道:

    ??“古兹密特先生,借用当年赵忠尧先生教过我的一句华夏语来描述就是……”

    ??“如同拨云见日,令我茅塞顿开。”

    ??接着不等古兹密特开口,盖尔曼便飞快的说道:

    ??“不瞒您说,古兹密特先生,我从去年开始便一直在思考基础模型的一些问题。”

    ??“比如我在提出su(3)八重法理论时,跳过了基础表示3,这一点一直让我感到不安。”

    ??“因为它是推导其他表示的基础表示,应当有物理意义——对基础表示最逻辑的解释是它应当相应于一种基本粒子的三重态,而其他粒子均可由它构造出来。”

    ??“可是我一直找不到已知的粒子来填补它,但如今看到这篇论文我才意识到……分数电荷其实也是可行的。”

    ??说到这里。

    ??盖尔曼又忍不住看了眼手中的论文。

    ??基础表示3。

    ??这算是盖尔曼这些年的执念之一了。

    ??了解物理史的同学应该都知道。

    ??早在1949年。

    ??费米和杨振宁曾提出π介子是由核子-反核子组成的假说,认为核子是更基本的粒子,以解释其他一些粒子的组成。

    ??但该理论不能解释奇异粒子的组成,因此并没有被广泛接受。

    ??1956年。

    ??霓虹物理学家坂田昌一进一步提出了下一层次的基本粒子为p,n,Λ,也就是坂田模型。

    ??坂田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各种介子的组成,但在解释重子组成时遇到了困难,如不能排除自然界中不存在的pnΛ粒子(s=-1)。

    ??盖尔曼则在以上两者的基础上用杨-米尔斯理论来描述强相互作用,了解李群后意识到他所研究的八个生成元相应于su(3)群,于是便决定从这里进行入手。

    ??但如此一来。

    ??一个新问题就出现了:

    ??su(3)群的基础表示为3维,坂田曾用这个表示来代表三个粒子(p,n,Λ)。

    ??盖尔曼通过研究并不相信这三个粒子是基本粒子,但他也不能确定这个基础表示应当是什么。

    ??但他又不愿放弃su(3)对称性,于是便简单地跳过这个基础表示转向了下一个方向,即8维表示。

    ??他发现自旋为1/2,宇称为正的8个重子正好适合他的八重法方案。

    ??所以盖尔曼由此提出了八重法,并且随着Ω-粒子的发现正式被广泛接受。

    ??但那个被跳过的基础表示3,却一直像一根刺卡在了盖尔曼心头。

    ??寝食难安倒不至于,但确实经常牵扯了他的大量心神。

    ??但如今随着这篇论文的出现,盖尔曼忽然发现了一个新世界。

    ??论文中提到了一个‘靴带方法’,引入了同位旋对称性,如此一来就让分数电荷存在了物理上的可能性。

    ??也就是在ν=1/3的时候,平均每一个电子分到三个磁通。

    ??这种时候,磁通和电子的搭配有很多可能性。

    ??从体系能量最低的角度来考虑,应该是一个电子分到三个磁通。

    ??不夸张的说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